富兴配资 中汽协出手!车企辅助驾驶乱象将迎“急刹车”
近年来富兴配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组合驾驶辅助(2级驾驶自动化)系统已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然而,伴随技术普及的却是频发的安全争议。3月29日,“小米SU7爆燃事故”后,智驾安全话题持续升温。
继工信部提出车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后,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也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剑指行业虚假宣传、过度营销等乱象。倡议书提出,“企业应杜绝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应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中汽协方面介绍,此次倡议,旨在进一步引导企业强化自律意识,践行质量承诺与安全责任,构建良性发展生态,推动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安全推广应用。
具体来看,此次倡议书聚焦三大方向:一是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企业应加强能力建设,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产品安全设计,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机制;合理设计人机交互方式,确保信息提示及时并易于理解;开展充分的研发、测试与生产管理,持续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要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应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三是要切实履行告知义务。企业应建立面向用户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告知机制。全面告知驾驶员责任、系统基本信息、正确使用方式和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内容,确保用户清晰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共同筑牢道路安全防线。
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60余家车企及产业链代表参会。会议明确要求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
4月14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发表《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一文,提到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如将2级辅助驾驶描述为“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5-10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面对监管趋严富兴配资,业内普遍认为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行业监管的收紧对地平线以及行业的影响非常正向。“在狂飙中我们还是要把更多的精力关注在辅助驾驶上,把安全作为第一位,不要一味地追求自动驾驶。”余凯表示,行业规范下的更加理性,并不会拖慢智驾技术发展速度,反而会使得行业发展得更快。
蔚来董事长、CEO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应该是高优先级的事情,他同时也表示,“(交通安全)是全社会要一起努力的事情。”
近日,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也撰文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技术突破,也亟须制度保障与行业自律共同发力,构建协同有序、规范透明的创新生态。“宣传表达是连接产品与用户认知的关键一环,必须以真实、清晰、负责任为基本原则。在宣传材料、车载显示、销售讲解等场景中,准确标注系统的驾驶自动化等级、适用场景、能力边界和驾驶责任,避免因模糊宣传或夸张承诺引发用户误解和安全隐患。”
责编|白 馗校对|张 波 张雪慧编审|渠 洋来源|《法人》综合自第一财经、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澎湃新闻
推荐阅读欢迎订阅2025年《法人》杂志
获得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article_adlist-->投稿、约访、转载、合作事宜联系邮箱 | news@farennews.com
]article_adlist-->发现“分享、在看”和“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article_adlist-->

金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